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思·享】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

发布者:xcb2019发布时间:2023-05-26浏览次数:32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

(党委副书记、校长 胡志斌)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在省委第十七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站位谋划,高起点组织,高标准落实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作为学校党委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围绕“提升附属医院临床科研水平,推动一流附属医院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临床一线,以学科查房的方式开展系列座谈,面对面听取师生医护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上就“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进行了重点发言。结合近阶段学习、调研内容,我主要从“勇担高等教育新时代使命”“抢抓国家双一流发展机遇”“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发展动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五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勇担高等教育新时代使命

(一)新时代十年的巨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的十年,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见证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两个行”“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的深刻阐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说,“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是彰显“两个结合”的科学理论,是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理论,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理论。

(三)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同时指出,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5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理论创新突破、实践创新突破以及战略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大教育观的角度,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进行审视。高校作为基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主动塑造发展新动能;要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2.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基础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由此可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聚焦全周期全人群,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新水平;要精准对接全体人民“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的新需求新期盼,让人民健康成为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健康中国战略迫切需要高素质医学人才、高质量医疗服务。作为医学高校,要审时度势、保持战略定力,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关注历史性成就和格局性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抢抓国家“双一流”发展机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等,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工作,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探索高校分类特色发展模式,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

针对“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202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抢抓“双一流”发展机遇,建立四级学科体系,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向上引领为原动力,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紧密型学科渗透融合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示范,推进学校整体制度建设的创新式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加强对重点学科、方向的投入,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特区,推动学科布局调整,建立医工创新交叉研究院、疫苗研发产学研平台、脑科学科创平台等新型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等;把“临床医学+X”作为新医科建设的关键抓手,促进医学、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二是要从全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把握,探索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的评价办法,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鼓励广大教师敢于探索科学“无人区”。三是要适应时代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持续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

三、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积极融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平台支撑,做优做特医学院校思政工作品牌,建设“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和示范项目,立足医学院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着力拓展具有南医特色的思政育人载体,深化思政课改革,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思政队伍建设,构建“九位一体”的育人格局。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加大顶层设计,出台《南京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成立辅导员发展中心,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水平。通过实施“高峰培养计划”“鸿雁培训工程”“素质能力拓展项目”等,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能力。

二是打通人才培养全链条。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学校以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为契机,做好“新医科”建设的改革引领工作,培养国家亟需的“医学+X”复合型医学人才。大力支持医学专业的学科融合培养新模式、创新设置非医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多学科交叉型融合背景的人才。实施以基础、预防与临床整合为重点的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改革,构建完善天元卓越班(临床医学)、天元创新班(基础医学)、天元创新班(预防医学)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三制”“三化”改革,实现“基础厚、专业精、多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细化书院制方案。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天元博士后—“博士—博士后”长效培育机制新路径,扩大师资博士后队伍规模,提高师资博士后培养质量,推动将师资博士后作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力军,发挥“蓄水池”作用。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强化高水平领军型人才团队建设,创新全链条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全方位体系,打通“高端领军人才、领军后备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

三是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作为医科院校,除了要培养“顶天”的医学拔尖人才,也要强化面向基层的“立地”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延伸优质医学教育的源头供给,与连云港共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现已成为苏北和徐海地区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学校秉持医学特色优势,积极谋划全科医学的发展新定位,建成全科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康达分院,充分利用临床、预防、医政、康复、护理、心理等医学多学科优势,凝聚各附属医院医教研整体合力,打好全科医学发展提质、联动、协同的“组合拳”,努力建成特色鲜明、更高水平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四、强化有组织科研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及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从学校科技创新发展实际角度来看,仍存在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缺乏重大原创成果、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环境、科技评价导向还需转变等突出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转变科研价值观,转变常规“基础—转化—应用”的成果转化逻辑,创新“重大应用导向—重大技术突破—延伸应用与理论”的逆向逻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工作。学校围绕“一老一幼”全生命周期健康难题,聚焦重大慢性病、生殖健康两大主题,开创性绘制中国人群多种高发特发恶性肿瘤遗传学图谱,填补中国人群肿瘤易感基因领域的空白;牵头建立的中国国家出生队列成为我国在该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国家工程;全力推进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打造生殖医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心理健康热点,筹建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控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研、医、防充分整合高度发展。

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是未来国际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国际科学的重要前沿,也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学校聚焦脑科学前沿,筹建江苏省脑科学与脑疾病技术创新中心,以重大脑疾病机理、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为核心科学问题,充分利用江苏省内各医院脑疾病丰富临床资源和大学基础研究的优势,通过基础与临床、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融合,推进国家级脑科学与类脑关联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五、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高校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同向同行,高校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师资队伍优势,地方区域提供政策支持、医疗资源等,通过与区域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构建合作平台,服务地方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宁外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姑苏学院建设作为试点,形成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泰州临床医学院、常州医学中心、无锡医学中心等,同时结合当地医疗卫生特点,把落实校地战略合作与发挥地方积极性有机结合,通过校地合作新模型,带动其他附属医院人才培养和载体,在新医科背景下,积极打造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的重大战略抉择,加快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面向未来,与常州市共建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全面落实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高校附属医院专项治理整顿要求,扎实推进附属医院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大项目为导向,促进附属医院“组团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升级和高质量扩容。强化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实体化建设,组建“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研究-产品转化”的产学研全链条,建设临床医师与流行病学家等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团队,深化“一院一策”,打造特色专科和品牌学科,坚持创新融合发展,促进临床与基础、临床与预防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心血管、肿瘤、生殖、儿科、精神等医疗卫生高地,全面提升附属医院整体实力和临床医学学科核心竞争力。

全校师生医护员工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聚焦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强自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高质量推进工作,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调查研究进行时